唐华斑竹
vip
幣齡12.3年
最高等級10
用戶暫無簡介
現在NOT團隊準備把遊戲重新升級成"真金白銀"版本,還搞了個Notcoin Explore計劃——簡單說就是項目方買NOT代幣作爲遊戲獎勵池,玩家完成任務雙方得利。這種設計巧妙地把營銷成本轉化成了代幣需求,比傳統空投更可持續。從數據看,600萬日活用戶哪怕只有10%轉化成持幣者,這個基本盤在幣圈也算得上豪華配置了。
{future}(NOTUSDT)
NOT0.6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Bitlayer聯合創始人CharlieHusats近期出現在Anthony Pompliano的播客節目中,這件事本身就有不少看點。Pompliano作爲比特幣領域的重量級人物,其ProCap公司在比特幣資產管理方面頗具影響力,能被他邀請對話的項目通常都有獨到之處。這次交流顯然不只是禮節性拜訪,更多是西方機構投資者對亞洲創新項目的主動關注。
從技術架構來看,Bitlayer確實解決了比特幣生態的幾個關鍵痛點。他們基於BitVM設計的橋接方案實現了接近原生安全性的跨鏈交互,這在當前比特幣Layer2領域算得上重大突破。更值得關注的是他們提出的YBTC收益資產方案,直接瞄準了BTC ETF持有者的質押需求——數據顯示全球BTC ETF管理規模已突破600億美元,這部分資金對收益產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觀察Bitlayer的投研風格會發現,他們很擅長在傳統比特幣架構和新興DeFi需求之間找平衡點。比如最近推出的比特幣穩定幣協議,既保持了比特幣的底層安全性,又通過模塊化設計兼容了EVM生態的開發工具。這種務實路線可能正是吸引Pompliano這類傳統比特幣投資者的關鍵——既不過度偏離中本聰願景,又能切實擴展比特幣的金融應用場景。隨着更多機構資金通過ETF進入比特幣生態,類似Bitlayer這樣兼具技術深度和商業落地能力的項目可能會獲得更多關注。
BTC-1.09%
DEFI3.4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生態合作方面他們也沒閒着,跟Sahara Labs在SIWA測試網上搞數據供給,給SpoonOS的AI智能體接入了實時鏈上數據接口,最近還和Trusta Labs聯手推進Hyperdata Network。這些合作方個個來頭不小,說明Chainbase在數據基礎設施這塊確實有兩把刷子。社區增長數據更誇張,Discord衝到36萬成員,推特56萬粉絲,這規模在Web3基礎設施賽道已經算頭部陣營。
品牌升級方面,從Omnichain Data Network改名叫Hyperdata Network,明顯是要把數據+金融的敘事打得更響。週邊產品也玩出花樣,和頂級香氛公司dsm-firmenich聯名的TGE香水,盲盒玩法,這些營銷套路在傳統行業不新鮮,但在Web3領域確實算降維打擊。
從迪拜Sui Basecamp的專場活動到伊斯坦布爾區塊鏈周的密集亮相,Chainbase的線下曝光節奏拿捏得很準。現在產品矩陣有了,代幣經濟運轉起來了,接下來要是能把DataFi這個概念真正跑通,估值空間還能再往上躥一截。畢竟在AI+區塊鏈數據這個交叉賽道,目前還沒看到比Tops更垂直的解決方案。
{future}(CUSDT)
SAHARA-1.47%
C-5.28%
SUI-3.7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GateUser-6d87bf9cvip:
衝就完了💪
最近發現Bubblemaps這工具在交易圈裏討論度越來越高,它確實解決了代幣市場的一個核心痛點——怎麼快速判斷項目方有沒有在代幣分配上動手腳。尤其現在Meme幣滿天飛,那些持倉高度集中的項目往往藏着內部操控風險,而Bubblemaps用可視化氣泡圖直接把錢包關聯性和持倉集中度攤開來給你看。比如某個號稱去中心化的項目,如果前五大地址突然控制60%以上供應量,圖表立刻會標紅預警,這種直觀性對散戶太友好了。
更值得關注的是他們的Intel Desk功能,相當於給社區裝了放大鏡。用戶不僅能提交鏈上調查線索,還能通過$BMT代幣獲得激勵。目前已經有超過1.2萬條衆包分析記錄,有人通過追蹤巨鯨錢包的關聯地址,成功曝光過三個僞裝成社區項目的團隊控盤行爲。這種UGC模式正在形成正向循環——調查質量越高,$BMT的實用價值就越強。
技術層面,Bubblemaps的底層架構處理了超過4700萬個錢包地址的標籤數據,特別是對跨鏈橋接和CEX冷錢包的識別精度很高。他們的代幣$BMT現在市值才800萬美元左右,但作爲平台的核心功能通行證,未來在合規審計和實時監控場景還有很大擴展空間。最近有個案例是某DeFi項目上線前被Bubblemaps檢測出30%代幣預留給隱藏地址,最終迫使團隊修改分配方案,這類需求正在持續增長。從投研角度看,這類工具型代幣的估值往往會被低估,但隨着鏈上數據分析成爲剛需,$BMT的質押和
BMT-1.45%
MEME0.57%
DEFI3.4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過去一周,BounceBit從公開市場大手筆回購了887萬枚 $BB 代幣。按照當前1600萬美元的年化協議收入測算,這種回購力度大概率會持續。所有鏈上操作都在公共儀表盤實時可查,這種透明度在當下市場裏算得上清流。
作爲一條主打BTC再質押的CeDeFi鏈,BounceBit最吸引人的是它的混合架構設計。傳統CeFi用戶能無縫接入DeFi收益場景,持有BTC的用戶現在可以跨多個渠道賺取收益,這種兼容性在同類項目裏相當少見。他們最近推出的10萬美元創作者激勵計劃也很有意思:排行榜前300名分走7成獎金池,其餘合格參與者共享剩下的3成,這種梯度分配比單純撒錢更可持續。
從數據看,團隊顯然在認真經營代幣價值。近900萬$BB的回購量對應着可觀的協議收入支撐,不是那種畫大餅式的喊單。考慮到BTC生態近期的發展勢頭,這種結合了中心化效率與去中心化安全的混合鏈,很可能成爲下一個週期裏資金沉澱的重點領域。畢竟在收益率普遍走低的環境下,能同時滿足安全需求和收益預期的方案永遠不缺買家。
{future}(BBUSDT)
BB-0.76%
BTC-1.09%
DEFI3.4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Sfmovip:
牛市 🐂
還是奔馳能帶來情緒價值,年輕有爲的你女生都喜歡 $ETH
ETH-4.3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某機構通過3個新錢包過去4天合計買入約4.12億美元ETH
{future}(ETHUSDT)
ETH-4.3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川普稱已與普丁就結束俄烏衝突方式基本達成共識
{future}(TRUMPUSDT)
TRUMP-0.3%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Lagrange最近與Mira Network的合作值得關注,雙方正在構建去中心化AI的信任基礎設施。Mira原本就專注於AI輸出的去中心化驗證,通過分布式驗證節點網路對模型響應進行審計和共識驗證。但Lagrange帶來的DeepProve技術將這件事推向新高度——它能爲每個模型推理生成零知識證明,實現158倍於現有zkML庫的證明生成速度。
這個組合拳很有意思。Mira負責驗證AI輸出的真實性,DeepProve則從數學上證明計算過程的正確性。具體來說,它解決了三個核心問題:模型是否真實運行?計算是否正確執行?輸出能否被鏈上信任?這種雙重驗證機制爲去中心化AI設立了新標準。
技術指標上,DeepProve展現出明顯優勢。除了驚人的證明速度外,還能保持隱私性邏輯驗證,這對需要處理敏感數據的AI應用尤爲重要。更關鍵的是,這些證明可以直接接入預言機、智能合約或合規系統,爲整個Web3生態提供可驗證的AI服務基礎。
從應用前景看,這種架構可能重塑AI服務的使用方式。開發者可以構建能自證邏輯的模型,智能代理可以驗證每個輸出,最終形成可審計的AI服務網路。考慮到目前AI+區塊鏈領域普遍存在的"黑箱"問題,這種可驗證性設計顯然更符合去中心化精神。隨着合作深入,LA代幣在驗證網路中的作用可能會進一步凸顯。
{future}(LAUSDT)
LA14.1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要是過去有這種消息,狗狗幣非得拉飛了,現在都麻木了。
灰度尋求美SEC批準其狗狗幣ETF,代碼爲“GDOG”
8月16日消息,據 The Block 報道,根據最新文件,灰度正在推進其上市和交易狗狗幣ETF的提案,該基金將以股票代碼“GDOG”進行交易。灰度在註冊聲明中表示,將把灰度狗狗幣信托更名爲灰度狗狗幣信托ETF。如果獲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批準,該基金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Arca上市交易,此前該交易所已爲灰度狗狗幣信托提交了上市申請。$DOGE
{future}(DOGEUSDT)
DOGE0.99%
ARCA-3.35%
查看原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泰山往事vip:
因爲讓手握它的朋友家錯過了半個牛市
川普連飯都沒給普丁留,美俄峯會幾小時就匆忙結束,俄羅斯總統專機當場打道回府。
時隔6年,川普再次見到普丁,利用美國空軍的地利,先給普丁來了一套“軟硬兼施”。
會晤原定是一對一會談,但最終改成了三對三會談。美國方面是國務卿魯比奧加上總統特使威特科夫陪同川普,而俄羅斯這邊則是外長拉夫羅夫和總統助理烏沙科夫隨同普丁出席。
“特普會”落幕的速度要比外界想象得快。在歷經近3個小時的談判和簡短的新聞發布會後,普丁便登機返回俄羅斯,川普也立即返回華盛頓,美國和俄羅斯代表團原定的午餐會則被取消。
雙方並未解釋取消午餐會的原因,但從川普和普丁兩人的表態來看,美俄可能都需要爭分奪秒,盡快落實會談的相關內容。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是非之地不可久留,說真的普丁還是很危險的,畢竟川普自己都遇刺過。
還是那句話,不管會談上川普跟普丁談得多麼好,如果烏克蘭不同意,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難以展開。
實際上,川普和普丁的一對一會談最終改成了三對三會談,估計也是歐盟和烏克蘭方面的推動所致——若特普兩人一對一會談,普丁說不定真就拿下了,川普身邊得有一個魯比奧這種“對俄鷹派”拉住他。
普丁深知,想要跟以商人自居的川普打交道,從他那裏拿到好處,自己這邊的“上貢”絕對是少不了的。
現在鋁和稀土是遠遠不夠了,俄羅斯得拿出更多好處來跟川普進行“交易”,而這些東西都需要普丁回國親自布局,爲下一次預計將在莫斯科舉行的“特普會”做準備。
$T
TRUMP-0.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俄國宣傳機器開始宣傳美俄友誼了!爲了挺鵝反美,把遠的近的得罪光了,結果人家和好了。 $BNB
BNB-1.8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看得人脊背發涼!感覺現在男人結婚的風險比炒幣還大!
“離婚前夜,一條‘教你把婚內強奸坐實’的短視頻衝上熱搜,播放量破3億。”
現實更扎心。朝陽法院2023年數據顯示,涉婚性侵指控離婚案同比增42%,其中17%因證據不足撤訴。廣州已試點“電子手環+雲端存證”,把心率、定位實時上傳,但只當輔證。
再看國外:德國1997年把“婚內強迫”入刑,判例裏哪怕夫妻分居一晚也算;日本2023年修法,錄音、聊天記錄可直接定罪。中國民法典第1042條只寫“禁止家庭暴力”,沒點名婚內強迫,留了個口子。
$SOL
{future}(SOLUSDT)
SOL-4.4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在區塊鏈領域,構建最小化信任的比特幣橋一直是個棘手難題,幾乎成了行業內的共識。但Fiamma團隊最近用BitVM2給出了解決方案,直接把理論變成了現實。他們的主網已經上線,成爲首個基於BitVM2技術的低信任比特幣跨鏈橋,目前支持11條鏈的互操作。用戶現在就能通過他們的應用解鎖比特幣流動性,這動作確實夠快。
而背後提供技術支持的Succinct Prover Network同樣值得關注。Succinct Labs開發的這套去中心化證明網路和SP1方案,把零知識證明的門檻降了下來。傳統上搞ZK需要堆砌復雜的基礎設施,但Succinct讓通用型ZK證明既保持高性能,又能輕鬆部署。這種技術組合很有潛力,尤其是對需要高效驗證的跨鏈場景。
從投研角度看,Fiamma的落地驗證了BitVM2的實用性,而Succinct的底層支持則展示了模塊化ZK設計的價值。兩者的結合不僅解決了比特幣橋的信任難題,還可能成爲其他互操作方案的參考模板。現在行業裏能同時搞定理論突破和工程實現的團隊不多,這種組合的技術儲備和執行力顯然已經跑在了前面。
{future}(PROVEUSDT)
BTC-1.09%
PROVE1.27%
ZK-3.8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看完這段視頻,誰能告訴我人活着究竟有什麼意義? $ETH
ETH-4.3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川普評價美俄總統阿拉斯加會晤:打10分
美國總統川普15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共同出席的聯合記者會
當地時間8月15日,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後,美國總統川普向福克斯新聞表示,給這次會晤打10分(滿分是10分)。
當天早些時候,川普和普丁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郊區的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舉行了近三小時的小範圍會晤。川普在與普丁共同出席的聯合記者會上稱,他與普丁的會晤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尚未就“或許是最重要”的一個議題達成協議,後續仍有“非常好的機會”。 $TRUMP
{future}(TRUMPUSDT)
TRUMP-0.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年度鏡頭誕生了:川普在美軍基地拍手迎接普丁。美俄友好了,話說我們接下來該咋辦?! $TRUMP
TRUMP-0.3%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話題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