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幣圈異化 賣幣經濟興起 創新精神消退
幣圈異化:賣幣經濟的興起與創新的消亡
從香港區塊鏈峯會歸來後,與國內同行交流的經歷讓人感觸良多。盡管熟悉的面孔依舊活躍,但整個行業的氛圍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不是我們所熟知的牛市或熊市,而是一種難以名狀的"異化"狀態,一種老手們從未經歷過的奇特氛圍。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幣圈似乎只剩下一種主導業務:賣幣。
行業生態的三大支柱
傳統上,幣圈的運轉依賴三個關鍵環節:
這三者本應相互支持,共同構建健康的市場生態。然而,當前的現狀是:前兩者日漸衰落,而第三者卻蓬勃發展。
項目方不再專注於用戶需求和產品質量,投資機構也不再深入研究行業趨勢。整個市場似乎只剩下一個聲音:"如何更好地賣幣?"
資源俱樂部與賣幣經濟學
在一個理想的市場中,三個環節應該緊密相連:項目方開發優質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獲得利潤和市場溢價;投資機構在低谷期介入,高峯期退出;流通渠道則提高資本效率。
然而,現實情況是,討論創新機會和產品開發的聲音越來越少。即使在某些細分領域仍有熱度,但整體上創業熱情已經明顯降溫。
二級市場機構普遍採取觀望態度,新幣種上線即見高點,投機性幣種流動性枯竭。在這種情況下,活躍的主要是做市商、中介機構等,他們的關注點集中在如何包裝數據、建立關係以上大型交易平台,以及如何通過營銷吸引買盤。
市場參與者的同質化嚴重,都在想方設法從日益稀缺的存量資金中榨取利益。這導致了頭部資源方形成了一個牢固的利益共同體,控制着幣圈的資金流向。
創新精神的消退
與2022年底的低谷期不同,當時雖然市場低迷,但大量資金仍沉澱在投資機構手中,這些資金具有造血功能,可以投向創新項目,創造價值並吸引新的資金進場。
而現在,大量資金被中間環節吸收,項目方只求快速上線交易所後賺取差價,成爲投資機構和二級市場的中間商。他們不再專注於價值創造,而是傾向於打造"空殼"故事。
在這種環境下,幣圈的創新路徑變成了:
"講述吸引人的故事 → 快速包裝 → 尋找關係上線 → 套現離場"
產品、用戶和實際價值創造已經被邊緣化。
中介抽水的困境
表面上看,項目方將資金用於上線交易所和拉升幣價,似乎各方都能受益。然而,長期來看,這種模式導致了正面外部性的喪失。中間商越做越大,形成壟斷後抽水比例不斷上升。
項目方被迫縮減研發成本,面臨高風險低回報的困境。散戶之間的零和博弈加劇,賺錢效應減弱,導致大量用戶退出市場。
當服務方和抽水方成爲市場主導力量時,整個生態就像患上了癌症,最終可能導致整個市場的衰亡。
週期的力量與重建希望
幣圈本質上是一個週期性市場。
樂觀者相信,在當前的低谷之後,真正的"價值春天"終將到來。技術革新、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將重新激發創新熱情。
悲觀者則認爲,市場可能還需經歷一次更深層次的洗牌,只有當現有格局徹底崩塌,才能迎來真正的重建。
在這個過渡期,從業者將經歷質疑、內耗和倦怠。但這正是市場的本質——週期即宿命,泡沫也可能是新階段的前奏。
未來或許充滿希望,但通往光明的道路可能會很漫長。在這個過程中,保持理性和耐心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