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坊的漲勢能持續多久?從基本面和技術面解析近期以太坊價格強勢漲,一度突破2800美元關口。這輪漲勢能否持續?本文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兩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 以太坊基本面分析### 未來主要升級及影響1. 降低驗證門檻,推動輕節點普及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啓動驗證機制優化,將質押要求從32 ETH逐步降至16 ETH或更低,同時提升年化回報率至6%-8%。這將推動質押率超過40%,鎖定超4800萬枚ETH,強化通縮趨勢。2. 實現主網與L2的跨鏈流動性融合 計劃在2025年底啓動跨鏈流動性整合項目,打破主網與主要Layer網路間的交互壁壘。目標是將總鎖倉量提升至2000億美元以上,將跨層交易成本降低90%,實現秒級交易確認。3. 以RISC-V架構重塑以太坊虛擬機計劃用開源的RISC-V指令集架構替代現有EVM,預計可帶來高達100倍的零知識證明效率提升。目標是將智能合約執行速度提升3-5倍,同時將Gas費用降低50%以上。4. 主網引入zkEVM計劃在2025年底至2026年中完成主網部署,目標是實現99%的區塊在10秒內完成驗證,同時將零知識證明的驗證成本降低約80%。### ETH ETF持倉情況分析自2024年7月22日美國SEC批準以太坊現貨ETF以來,機構投資者持續加倉。截至目前,美國現貨ETF機構共計持有約503.8萬枚ETH,其中貝萊德佔半數以上,持倉高達246.1萬枚。然而,ETH的動態供應模型與比特幣"固定總量"的設計不同,這也決定了其"戰略儲備"屬性在邏輯上存在天然矛盾。機構如果只靠買入囤積,無法維持其倉位長期"含金量"。因此,推動生態繁榮,遠比靜態持倉更重要。唯有DeFi、RWA等賽道真正運轉起來,ETH的銷毀量才可能持續高於增發,回歸通縮邏輯,爲機構創造"黃金般"的囤幣環境。### 老DeFi生態分析目前以太坊主網上能夠產生自然收益的主要協議包括:1. Staking / LST相關協議:如Lido、Rocket Pool等2. 去中心化借貸協議:如Aave、Compound、Morpho Blue等 3. DEX:如Uniswap V3、Curve、Balancer等4. 再質押/MEV協議:如EigenLayer5. 穩定幣協議:如MakerDAO、Liquity等6. 再質押LST的收益聚合協議:如Pendle、Ether.fi等7. 真實資產(RWA)協議:如Ondo Finance、Maple Finance等老DeFi在ETH漲50%的過程中可能實現80%甚至更高的漲幅,但對散戶或普通交易者提出了極高要求。相比之下,ETH本身在此輪週期的邏輯更加清晰,勝在確定性高、持倉心理壓力小、流動性充裕。## 以太坊技術面分析### 浮盈籌碼佔比分析截至2025年7月18日,以太坊浮盈籌碼佔比已升至95%,逼近歷史高位區間。這種高度集中浮盈的狀態往往出現在局部市場過熱階段,與過往的頂部區域存在顯著重疊。然而,單純依賴價格走勢來判斷風險並不全面,更應關注市場盈虧結構的動態演化。當前ETH盈利籌碼的密度確實處於歷史相對高位,但若結合歷史籌碼分布、交易深度和資金流向來看,尚未出現系統性風險跡象。### 比特幣走勢對以太坊的影響截至2025年7月17日,比特幣的已實現利潤總額達到43億美元,超過2024年2月與11月的階段性高點。同時,長期持有者自今年3月以來的持續增持行爲也開始減弱,並出現向市場逐步釋放籌碼的現象。盡管市場出現了大額利潤兌現,BTC的價格並未發生明顯回調,說明當前市場的買盤仍具韌性,短期內具備較強的吸收拋壓能力。這種"高位承接力"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ETH市場的系統性壓力,爲其價格上行提供了信心支撐。比特幣市場目前呈現出一種波動收斂中的平穩上移結構。在這種結構下,只要沒有外部重大利空,比特幣的價格運行具備較強穩定性,這也爲以太坊的持續漲提供了間接支撐。
多重利好加持 以太坊2025年有望突破3000美元
以太坊的漲勢能持續多久?從基本面和技術面解析
近期以太坊價格強勢漲,一度突破2800美元關口。這輪漲勢能否持續?本文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兩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
以太坊基本面分析
未來主要升級及影響
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啓動驗證機制優化,將質押要求從32 ETH逐步降至16 ETH或更低,同時提升年化回報率至6%-8%。這將推動質押率超過40%,鎖定超4800萬枚ETH,強化通縮趨勢。
計劃在2025年底啓動跨鏈流動性整合項目,打破主網與主要Layer網路間的交互壁壘。目標是將總鎖倉量提升至2000億美元以上,將跨層交易成本降低90%,實現秒級交易確認。
計劃用開源的RISC-V指令集架構替代現有EVM,預計可帶來高達100倍的零知識證明效率提升。目標是將智能合約執行速度提升3-5倍,同時將Gas費用降低50%以上。
計劃在2025年底至2026年中完成主網部署,目標是實現99%的區塊在10秒內完成驗證,同時將零知識證明的驗證成本降低約80%。
ETH ETF持倉情況分析
自2024年7月22日美國SEC批準以太坊現貨ETF以來,機構投資者持續加倉。截至目前,美國現貨ETF機構共計持有約503.8萬枚ETH,其中貝萊德佔半數以上,持倉高達246.1萬枚。
然而,ETH的動態供應模型與比特幣"固定總量"的設計不同,這也決定了其"戰略儲備"屬性在邏輯上存在天然矛盾。機構如果只靠買入囤積,無法維持其倉位長期"含金量"。
因此,推動生態繁榮,遠比靜態持倉更重要。唯有DeFi、RWA等賽道真正運轉起來,ETH的銷毀量才可能持續高於增發,回歸通縮邏輯,爲機構創造"黃金般"的囤幣環境。
老DeFi生態分析
目前以太坊主網上能夠產生自然收益的主要協議包括:
老DeFi在ETH漲50%的過程中可能實現80%甚至更高的漲幅,但對散戶或普通交易者提出了極高要求。相比之下,ETH本身在此輪週期的邏輯更加清晰,勝在確定性高、持倉心理壓力小、流動性充裕。
以太坊技術面分析
浮盈籌碼佔比分析
截至2025年7月18日,以太坊浮盈籌碼佔比已升至95%,逼近歷史高位區間。這種高度集中浮盈的狀態往往出現在局部市場過熱階段,與過往的頂部區域存在顯著重疊。
然而,單純依賴價格走勢來判斷風險並不全面,更應關注市場盈虧結構的動態演化。當前ETH盈利籌碼的密度確實處於歷史相對高位,但若結合歷史籌碼分布、交易深度和資金流向來看,尚未出現系統性風險跡象。
比特幣走勢對以太坊的影響
截至2025年7月17日,比特幣的已實現利潤總額達到43億美元,超過2024年2月與11月的階段性高點。同時,長期持有者自今年3月以來的持續增持行爲也開始減弱,並出現向市場逐步釋放籌碼的現象。
盡管市場出現了大額利潤兌現,BTC的價格並未發生明顯回調,說明當前市場的買盤仍具韌性,短期內具備較強的吸收拋壓能力。這種"高位承接力"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ETH市場的系統性壓力,爲其價格上行提供了信心支撐。
比特幣市場目前呈現出一種波動收斂中的平穩上移結構。在這種結構下,只要沒有外部重大利空,比特幣的價格運行具備較強穩定性,這也爲以太坊的持續漲提供了間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