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車貸到比特幣:燦谷的Web3轉型之路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傳統企業開始探索Web3領域的發展機會。作爲曾經的汽車金融公司,燦谷(NYSE: CANG)於2024年11月果斷進軍比特幣挖礦行業,僅用9個月就將算力從零提升至全球第二的50 EH/s,完成了向比特幣礦企的轉型。## 挖礦優於持幣的三大優勢燦谷新任CEO Paul Yu認爲,相比單純持幣,選擇挖礦作爲進入Web3的戰略路徑具有三大優勢:1. 較強的抗波動能力:可通過調整礦機開機率來對沖幣價波動,控制BTC平均持倉成本。2. 穩定的現金流:目前日均產出20枚以上BTC,爲公司提供穩定收入來源。3. 資產協同增值潛力:礦機可作爲實體資產抵押融資,與BTC流動性資產形成雙重槓杆效應。## 三階段戰略規劃Paul Yu將燦谷的發展路徑劃分爲三個階段:短期:通過提升運營效率、升級設備等方式,充分釋放現有50 EH/s算力的價值。同時選擇性並購低電價礦場,降低單枚BTC生產成本。中期:構建"能源+算力"雙輪驅動模式。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區試點"綠電+儲能"項目,降低部分礦場電力成本。同時爲AI企業提供高性能計算服務,開闢第二增長曲線。長期:定位爲彈性算力調度平台,動態分配資源至BTC挖礦與AI計算,形成"挖礦收益+AI服務費+綠電交易"的復合商業模式。## 傳統上市公司的Web3優勢相較於加密原生企業,Paul Yu認爲傳統上市公司在Web3轉型中具有三大結構性優勢:1. 合規基因:多年積累的成熟合規體系可遷移至新業務。2. 輕資產路徑:通過收購二手礦機快速切入行業,降低前期投入。3. 戰略定力:堅守現金流質量優先原則,聚焦算力效率與能源基建。Paul Yu表示,傳統企業進軍Web3的本質是以實體資源換取鏈上價值錨定。只有在技術創新、合規建設、經濟模型優化三個維度實現突破,才能真正揚長避短、行穩致遠。## 未來展望在幣股融合趨勢下,Paul Yu認爲上市公司估值邏輯正被重新定義,需要結合傳統現金流折現和鏈上資產價值雙重模型。這要求企業建立更透明高效的信息披露機制。對於股票代幣化,Paul Yu表示認可其在提升流動性、降低投資門檻等方面的潛力,但燦谷目前仍將戰略重心聚焦在算力和能源兩大核心領域。隨着政策環境趨向友好、機構資金持續湧入,越來越多傳統企業開始將數字資產納入戰略考量。燦谷的成功轉型爲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的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鑑的範例。然而,Web3轉型不僅考驗企業的前瞻性,更需要出色的執行力和風險控制能力。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中,長期建設者正逐步取代短期投機者,成爲推動行業進步的主導力量。
燦谷9個月挺進全球第二 傳統上市公司的比特幣轉型之路
從車貸到比特幣:燦谷的Web3轉型之路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傳統企業開始探索Web3領域的發展機會。作爲曾經的汽車金融公司,燦谷(NYSE: CANG)於2024年11月果斷進軍比特幣挖礦行業,僅用9個月就將算力從零提升至全球第二的50 EH/s,完成了向比特幣礦企的轉型。
挖礦優於持幣的三大優勢
燦谷新任CEO Paul Yu認爲,相比單純持幣,選擇挖礦作爲進入Web3的戰略路徑具有三大優勢:
較強的抗波動能力:可通過調整礦機開機率來對沖幣價波動,控制BTC平均持倉成本。
穩定的現金流:目前日均產出20枚以上BTC,爲公司提供穩定收入來源。
資產協同增值潛力:礦機可作爲實體資產抵押融資,與BTC流動性資產形成雙重槓杆效應。
三階段戰略規劃
Paul Yu將燦谷的發展路徑劃分爲三個階段:
短期:通過提升運營效率、升級設備等方式,充分釋放現有50 EH/s算力的價值。同時選擇性並購低電價礦場,降低單枚BTC生產成本。
中期:構建"能源+算力"雙輪驅動模式。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區試點"綠電+儲能"項目,降低部分礦場電力成本。同時爲AI企業提供高性能計算服務,開闢第二增長曲線。
長期:定位爲彈性算力調度平台,動態分配資源至BTC挖礦與AI計算,形成"挖礦收益+AI服務費+綠電交易"的復合商業模式。
傳統上市公司的Web3優勢
相較於加密原生企業,Paul Yu認爲傳統上市公司在Web3轉型中具有三大結構性優勢:
合規基因:多年積累的成熟合規體系可遷移至新業務。
輕資產路徑:通過收購二手礦機快速切入行業,降低前期投入。
戰略定力:堅守現金流質量優先原則,聚焦算力效率與能源基建。
Paul Yu表示,傳統企業進軍Web3的本質是以實體資源換取鏈上價值錨定。只有在技術創新、合規建設、經濟模型優化三個維度實現突破,才能真正揚長避短、行穩致遠。
未來展望
在幣股融合趨勢下,Paul Yu認爲上市公司估值邏輯正被重新定義,需要結合傳統現金流折現和鏈上資產價值雙重模型。這要求企業建立更透明高效的信息披露機制。
對於股票代幣化,Paul Yu表示認可其在提升流動性、降低投資門檻等方面的潛力,但燦谷目前仍將戰略重心聚焦在算力和能源兩大核心領域。
隨着政策環境趨向友好、機構資金持續湧入,越來越多傳統企業開始將數字資產納入戰略考量。燦谷的成功轉型爲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的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鑑的範例。然而,Web3轉型不僅考驗企業的前瞻性,更需要出色的執行力和風險控制能力。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中,長期建設者正逐步取代短期投機者,成爲推動行業進步的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