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協議去中心化的關鍵要素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創新,也是Web3協議最顯著的特徵之一。爲了更準確地評估和對比各種Web3協議的去中心化程度,業內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需要形成更加統一和細致的去中心化認知。這不僅有助於制定更適合去中心化特性的監管政策,理解去中心化如何降低風險,還能激勵Web3開發者追求去中心化,最大化實現Web3的公共利益。我們定義了三種去中心化類型,並針對每種類型提出了相關要素,適用於代幣化區塊鏈協議和部署在區塊鏈上的代幣化智能合約協議。我們還提供了兩個表格,分別用於代幣化區塊鏈協議和代幣化智能合約協議,這些表格有助於列舉去中心化的組成部分,提供更具體和標準化的定義。在分析區塊鏈協議或智能合約協議的去中心化程度時,必須考慮與該協議相關的全部情況。我們提出的要素旨在爲這種分析提供一個方向。## 去中心化的重要性Web3開啓了互聯網的新紀元——"閱讀、寫作、擁有"的時代。支撐Web3的技術實現了"無需信任的計算",不再依賴中心化實體來瀏覽互聯網和數據庫。這使我們能夠開發更復雜和高級的協議,既能提供現代互聯網的功能,又能由用戶真正擁有。例如,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協議可以支持多個應用程序的構建,並通過代幣所有權將協議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配給廣大開發者和用戶。去中心化是Web3協議的關鍵特徵,它推動了這種範式轉變。去中心化將創造一個更民主化的互聯網,並實現三個重要變革:促進競爭,保護自由,回報利益相關者。首先,去中心化使Web3系統具備可靠的中立性,這對激勵開發者在生態系統中構建應用至關重要。同時,它們也具備可組合性。因此,Web3系統更像是公共基礎設施,而非專有的技術平台。與Web2的封閉軟件不同,Web3協議提供了分布式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構建和創造互聯網業務。其次,去中心化要求在Web3協議中廣泛分配控制權和參與權,確保網路的發展和使用反映了各種利益相關者的意見,而不僅僅是創建這些協議的公司。通過適當構建的促進去中心化的協議,可以限制權力集中在少數幾個公司手中的情況。第三,去中心化使得可以設計出更注重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的系統——這些系統旨在更公平地滿足所有參與者的利益,而不是只服務於特定的一部分人。Web3協議和網路成爲了一個多樣的設計空間,可以更公平地滿足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這樣的去中心化協議提供了更穩定的互聯網基礎設施,讓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能夠有信心地在其上進行建設。## 去中心化類型我們可以從三個不同但相互關聯的角度來看待去中心化:技術、經濟和法律。這三個角度都很重要,但往往存在着相互競爭的利益,因此在最大化整體去中心化和效用方面面臨着復雜的設計挑戰。### 技術去中心化(T)技術去中心化主要涉及Web3系統的安全性和結構機制。可編程的區塊鏈和自治的智能合約協議可以通過提供自主、無需許可、無需信任和可驗證的生態系統來支持技術去中心化,從而實現價值的轉移。對於區塊鏈協議來說,技術去中心化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需要在多個相互競爭的力量之間取得平衡。但對於智能合約協議來說,通過使智能合約不可變(即任何人都無法控制和升級),這種類型的去中心化可以相對快速和容易地實現。### 經濟去中心化(E)區塊鏈和智能合約協議利用自身的本地代幣,開啓了這些開源和去中心化系統具備自己的去中心化經濟(即自治的自由市場經濟)的潛力,使更多人能夠參與並從這些去中心化生態系統中受益。通過謹慎的設計決策,Web3系統的構建者可以促進去中心化經濟的形成,從各種來源交換和積累價值(包括信息價值、經濟價值、投票權等)。如果被正確構建,去中心化生態系統可以利用代幣激勵參與者爲生態系統貢獻價值,並根據其貢獻更公平地分配價值給系統的利益相關者。利益相關者(開發者、貢獻者和消費者)之間持續的激勵平衡可以推動更多的價值貢獻到整個系統中,造福於所有人。換句話說,這就是現代網路效應所帶來的所有好處,但卻沒有中心化控制和封閉經濟的弊端。### 法律去中心化(L)法律去中心化取決於一個系統的去中心化是否消除了特定監管所要解決的風險。例如,技術上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和智能合約協議可以消除與可信中介相關的風險。因此,這樣的系統在涉及針對可信中介的法規時,技術上的去中心化也意味着它們在法律上是去中心化的。對於技術和經濟上的去中心化來說,還可以消除其他風險,包括與Web3系統的代幣及其潛在價值相關的風險。這種去中心化將消除將美國證券法適用於代幣交易的需要,否則可能會嚴重限制代幣的廣泛分發。根據SEC的指導,我們可以將法律去中心化定義爲一個Web3系統能夠消除重要信息不對稱的潛在風險,並不依賴他人的重要管理工作來推動該企業的成功或失敗的程度。達到這個閾值後,該系統可能被認爲是"足夠去中心化",因此無需將美國證券法適用於該系統的代幣。## 去中心化要素在使用本地代幣的Web3系統中,必須全面考慮技術、經濟和法律三種去中心化類型。這些類型之間相互影響,改變其中一種可能會影響其他兩種。舉例來說,去中心化經濟可以推動系統朝着法律去中心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優先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去中心化所有權、來自去中心化來源的價值積累以及將價值分配給去中心化的利益相關者。所有這些因素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減少了對個人管理努力的依賴。相反,如果一個Web3系統的數字資產價值取決於原始開發團隊的持續管理努力,那麼該系統在技術、經濟和法律三個層面上的去中心化可能會受到威脅。例如,管理團隊的離職可能對數字資產的價格產生巨大的下行壓力,使系統更容易受到51%攻擊的影響。鑑於這種相互影響,我們將去中心化分解爲許多可能影響它的因素。這些要素根據類型(技術、經濟和法律)和類別(計算、開發、治理、價值積累以及使用和可訪問性)進行了細分。去中心化是一個評估過程,不是基於絕對標準,而是基於包括任何Web3系統的全部情況在內的一系列情況。因素的相對重要性將根據Web3系統和評估者的目的而改變。此外,不同類型去中心化之間的優先權取舍可能因項目和人而異。希望這些工具能幫助Web3參與者爲構建更多去中心化的項目做出貢獻,同時使決策者和監管機構能夠設計認識到去中心化的力量可以降低和消除風險的監管框架。
Web3協議去中心化的三個維度及其關鍵要素
Web3協議去中心化的關鍵要素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創新,也是Web3協議最顯著的特徵之一。爲了更準確地評估和對比各種Web3協議的去中心化程度,業內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需要形成更加統一和細致的去中心化認知。這不僅有助於制定更適合去中心化特性的監管政策,理解去中心化如何降低風險,還能激勵Web3開發者追求去中心化,最大化實現Web3的公共利益。
我們定義了三種去中心化類型,並針對每種類型提出了相關要素,適用於代幣化區塊鏈協議和部署在區塊鏈上的代幣化智能合約協議。我們還提供了兩個表格,分別用於代幣化區塊鏈協議和代幣化智能合約協議,這些表格有助於列舉去中心化的組成部分,提供更具體和標準化的定義。
在分析區塊鏈協議或智能合約協議的去中心化程度時,必須考慮與該協議相關的全部情況。我們提出的要素旨在爲這種分析提供一個方向。
去中心化的重要性
Web3開啓了互聯網的新紀元——"閱讀、寫作、擁有"的時代。支撐Web3的技術實現了"無需信任的計算",不再依賴中心化實體來瀏覽互聯網和數據庫。這使我們能夠開發更復雜和高級的協議,既能提供現代互聯網的功能,又能由用戶真正擁有。例如,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協議可以支持多個應用程序的構建,並通過代幣所有權將協議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配給廣大開發者和用戶。
去中心化是Web3協議的關鍵特徵,它推動了這種範式轉變。去中心化將創造一個更民主化的互聯網,並實現三個重要變革:促進競爭,保護自由,回報利益相關者。
首先,去中心化使Web3系統具備可靠的中立性,這對激勵開發者在生態系統中構建應用至關重要。同時,它們也具備可組合性。因此,Web3系統更像是公共基礎設施,而非專有的技術平台。與Web2的封閉軟件不同,Web3協議提供了分布式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構建和創造互聯網業務。
其次,去中心化要求在Web3協議中廣泛分配控制權和參與權,確保網路的發展和使用反映了各種利益相關者的意見,而不僅僅是創建這些協議的公司。通過適當構建的促進去中心化的協議,可以限制權力集中在少數幾個公司手中的情況。
第三,去中心化使得可以設計出更注重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的系統——這些系統旨在更公平地滿足所有參與者的利益,而不是只服務於特定的一部分人。Web3協議和網路成爲了一個多樣的設計空間,可以更公平地滿足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這樣的去中心化協議提供了更穩定的互聯網基礎設施,讓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能夠有信心地在其上進行建設。
去中心化類型
我們可以從三個不同但相互關聯的角度來看待去中心化:技術、經濟和法律。這三個角度都很重要,但往往存在着相互競爭的利益,因此在最大化整體去中心化和效用方面面臨着復雜的設計挑戰。
技術去中心化(T)
技術去中心化主要涉及Web3系統的安全性和結構機制。可編程的區塊鏈和自治的智能合約協議可以通過提供自主、無需許可、無需信任和可驗證的生態系統來支持技術去中心化,從而實現價值的轉移。
對於區塊鏈協議來說,技術去中心化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需要在多個相互競爭的力量之間取得平衡。但對於智能合約協議來說,通過使智能合約不可變(即任何人都無法控制和升級),這種類型的去中心化可以相對快速和容易地實現。
經濟去中心化(E)
區塊鏈和智能合約協議利用自身的本地代幣,開啓了這些開源和去中心化系統具備自己的去中心化經濟(即自治的自由市場經濟)的潛力,使更多人能夠參與並從這些去中心化生態系統中受益。
通過謹慎的設計決策,Web3系統的構建者可以促進去中心化經濟的形成,從各種來源交換和積累價值(包括信息價值、經濟價值、投票權等)。如果被正確構建,去中心化生態系統可以利用代幣激勵參與者爲生態系統貢獻價值,並根據其貢獻更公平地分配價值給系統的利益相關者。
利益相關者(開發者、貢獻者和消費者)之間持續的激勵平衡可以推動更多的價值貢獻到整個系統中,造福於所有人。換句話說,這就是現代網路效應所帶來的所有好處,但卻沒有中心化控制和封閉經濟的弊端。
法律去中心化(L)
法律去中心化取決於一個系統的去中心化是否消除了特定監管所要解決的風險。
例如,技術上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和智能合約協議可以消除與可信中介相關的風險。因此,這樣的系統在涉及針對可信中介的法規時,技術上的去中心化也意味着它們在法律上是去中心化的。
對於技術和經濟上的去中心化來說,還可以消除其他風險,包括與Web3系統的代幣及其潛在價值相關的風險。這種去中心化將消除將美國證券法適用於代幣交易的需要,否則可能會嚴重限制代幣的廣泛分發。
根據SEC的指導,我們可以將法律去中心化定義爲一個Web3系統能夠消除重要信息不對稱的潛在風險,並不依賴他人的重要管理工作來推動該企業的成功或失敗的程度。達到這個閾值後,該系統可能被認爲是"足夠去中心化",因此無需將美國證券法適用於該系統的代幣。
去中心化要素
在使用本地代幣的Web3系統中,必須全面考慮技術、經濟和法律三種去中心化類型。這些類型之間相互影響,改變其中一種可能會影響其他兩種。
舉例來說,去中心化經濟可以推動系統朝着法律去中心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優先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去中心化所有權、來自去中心化來源的價值積累以及將價值分配給去中心化的利益相關者。所有這些因素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減少了對個人管理努力的依賴。
相反,如果一個Web3系統的數字資產價值取決於原始開發團隊的持續管理努力,那麼該系統在技術、經濟和法律三個層面上的去中心化可能會受到威脅。例如,管理團隊的離職可能對數字資產的價格產生巨大的下行壓力,使系統更容易受到51%攻擊的影響。
鑑於這種相互影響,我們將去中心化分解爲許多可能影響它的因素。這些要素根據類型(技術、經濟和法律)和類別(計算、開發、治理、價值積累以及使用和可訪問性)進行了細分。
去中心化是一個評估過程,不是基於絕對標準,而是基於包括任何Web3系統的全部情況在內的一系列情況。因素的相對重要性將根據Web3系統和評估者的目的而改變。此外,不同類型去中心化之間的優先權取舍可能因項目和人而異。
希望這些工具能幫助Web3參與者爲構建更多去中心化的項目做出貢獻,同時使決策者和監管機構能夠設計認識到去中心化的力量可以降低和消除風險的監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