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信用卡到加密貨幣:支付革命下的金融新機遇

robot
摘要生成中

信用卡行業的發展歷程與加密貨幣的未來

1949年,美國正處於戰後經濟繁榮期。工廠從生產軍用設備轉向民用產品,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位名叫弗蘭克·麥克納馬拉的商人在曼哈頓一家餐廳用餐時,發現自己忘記帶錢包。這個經歷啓發他創立了"Diner's Club",這是第一張可在多家餐廳使用的會員卡。

"Diner's Club"最初只有200名會員,但很快發展到42,000人,成爲美國第一張可跨境使用的信用卡。1959年,美國運通公司推出了第一張塑料信用卡。1969年,IBM工程師Forrest Parry在妻子的建議下,使用熨鬥將磁條粘貼到塑料卡上,創造了磁條信用卡。

時間快進到2009年,第一筆比特幣交易成功完成。然而,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至今仍未取代傳統支付方式。目前,全球信用卡業務價值約1500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將翻倍。

除信用卡外,其他支付方式也在興起,如移動支付和電子錢包。這些新興支付方式的發展主要受電子商務和在線購物的推動。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電子商務的總銷售額在2022年幾乎是2019年的四倍。

有趣的是,新興市場在數字支付方面反而領先於發達國家,直接跳過了信用卡階段。例如,印度尼西亞有約1000萬在線商家,但許多人無法通過信用卡收款。在亞洲和南美的新興市場,企業家們常常因繁瑣的要求和缺乏銀行支持而無法使用信用卡網路。

爲了應對這些挑戰,一些創新的支付解決方案應運而生。例如,Stripe公司創建了一個API,使那些無法接受信用卡的商家也能在銀行帳戶中收到款項。到2022年,Stripe處理的支付金額高達8000億美元。

然而,這些在線支付網關仍然需要商家擁有銀行帳戶。這就是加密貨幣發揮作用的地方。在疫情期間,跨境資金流動受限,加密貨幣,尤其是穩定幣,成爲一個可行的支付選項,特別是對那些沒有銀行帳戶的人。

從拉美到東南亞的自由職業者開始使用穩定幣作爲支付方式。穩定幣不僅支持支付,還支持跨境資金流動,爲無銀行帳戶的人提供了自助銀行服務。隨着穩定幣的普及,一個由金融服務組成的"小型產業"也隨之興起,如借貸等服務。

盡管第一批去中心化和不受監管的加密貨幣金融服務面臨了一些問題,但對替代支付和銀行解決方案的需求仍然強勁。許多金融機構已經意識到了加密貨幣的顛覆性潛力。

即便在加密貨幣市場低迷、監管趨嚴的背景下,一些知名金融公司仍在建立自己的加密貨幣交易能力。這些機構不同於傳統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他們正在建立符合華爾街標準的基礎設施和保護措施。

例如,Charles Swab、渣打銀行等機構都在推出自己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這些平台將交易和托管業務分開,以管理利益衝突並符合機構標準。同時,BNY Mellon和Fidelity等公司已經擁有自己的數字資產托管部門。

盡管有人批評華爾街進入加密貨幣領域只是延續了其投機傾向,但至少部分動機是基於這樣的信念:加密貨幣可能在未來迎來自己的"Diner's Club時刻",即像信用卡一樣成爲廣泛接受的支付方式。

BTC1.9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Rugpull幸存者vip
· 08-09 21:28
失策导致的创新 笑死
回復0
区块链Talkervip
· 08-09 21:24
实际上,这真的很吸引人……从餐饮俱乐部到去中心化金融,这个模式真的在不断重复。
查看原文回復0
Rekt_Recordervip
· 08-09 21:20
谁能想到 忘带钱包也能发财
回復0
MeaninglessGweivip
· 08-09 21:10
忘钱包的故事也太狗血了8
回復0
TokenToastervip
· 08-09 21:07
磁条卡都淘汰了 再不卷入web3就晚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