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競爭白熱化 多方共同推動區塊鏈技術進步

公鏈競爭格局分析

近幾個月來,加密市場熱點頻出,不時有十倍幣、百倍幣出現,讓圈內老手也應接不暇。究其原因,這些熱點項目本質上反映了底層公鏈的競爭。公鏈發展良好、熱度高漲,就會吸引大量資金進入該生態尋找投資和開發機會。

自2017年以來,以太坊一直被公認爲公鏈之王。無論從市值表現、底層技術還是生態應用的豐富程度,以太坊都是公鏈界的領頭羊。然而,從去年開始,多家交易所相繼推出自己的公鏈,並大力布局DeFi。這些新興公鏈憑藉高速、低費和天然的用戶基礎,發展迅猛,承接了大量從以太坊溢出的流量。波卡作爲後起之秀也表現不俗,幣價大漲的同時生態也快速豐富,吸引了衆多開發者。波場也一直在努力,不斷開發各類DeFi、NFT等應用,雖飽受爭議但正逐步變得強大。

區塊鏈從業者一直期待能出現類似淘寶、微信、抖音這樣的現象級應用,讓區塊鏈技術惠及千家萬戶。比特幣誕生後,區塊鏈長期被外界簡單地視爲炒作工具。以太坊的出現帶來了智能合約,爲開發各種應用提供了可能,但真正意義上的出圈應用仍未出現。直到2020年夏天的DeFi熱潮,才真正吸引了大量場外人士關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市場。

DeFi的創新玩法如自動化抵押借貸、流動性挖礦等吸引了衆多參與者,有人由此獲得巨額財富,有人開始高呼區塊鏈革命。作爲智能合約鼻祖,大多數DeFi應用都建立在以太坊上。然而,海量用戶的湧入也暴露出以太坊的一些致命弱點。

首先是吞吐量低,網路擁堵嚴重。以太坊每秒只能處理15-30筆交易,遠不能滿足DeFi用戶的需求。許多交易需等待半小時以上才能完成。其次是交易費用高昂。爲了加快交易速度,用戶不得不提高Gas費,在高峯時期甚至出現了"萬刀Gas費"的恐怖情況。最後是門檻高,參與難度大。大多數DeFi項目界面是英文,操作復雜,普通用戶很難上手。

這些問題爲其他公鏈提供了機會。幣安智能鏈BSC自去年9月上線以來發展迅猛,憑藉低成本、高效率和豐富的項目吸引了大量用戶。BSC上線幾個月就實現了日交易量超過以太坊、獨立地址數突破100萬等裏程碑。BSC生態已形成了以DeFi、NFT、基礎設施爲主的體系,上線了超過100個項目。

火幣生態鏈Heco也在短短幾個月內取得了驚人成績。Heco上已部署了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貸協議等多個領域的項目,其中MDEX的鎖倉價值已超17億美元。Heco的總地址數超200萬,與BSC持平,單日交易量超過以太坊兩倍。

波卡作爲"區塊鏈中的區塊鏈",野心勃勃地要連接所有區塊鏈。2021年波卡生態成爲行業熱點,許多項目一上線就獲得投資者熱捧。波卡已構建了借貸、穩定幣等多樣化的生態應用,其代幣DOT也從去年的3-4美元漲至最高42美元。

波場在USDT轉帳方面表現出色,TRC20-USDT以快速、低費著稱。波場DeFi生態已初具規模,包括穩定幣、借貸、DEX等主要賽道,總鎖倉值達50億美元。盡管TPS已遠超以太坊,波場仍在繼續推進擴容計劃。

面對各方挑戰,以太坊也在積極應對。V神表示當前最迫切的是解決Rollup問題,而非推進以太坊2.0。多個Rollup項目如ZKSync、Optimism等都在快速推進,有望將以太坊交易量提升100倍。V神認爲,在保持高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同時,以太坊通過Rollup和分片可將可擴展性提升百倍。

除了主流公鏈,還有許多創新公鏈也在發光發熱。如Conflux創新提出樹圖結構算法,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將TPS提升至3000+。NEAR的"彩虹橋"技術實現了與以太坊的異構跨鏈。Kortho致力於大規模數據確權和商業落地應用。

公鏈競爭代表着區塊鏈生態正在豐富完善,也在推動底層技術不斷進步。只有更多創新者加入,用各自獨特的方式服務整個生態,區塊鏈技術才能真正發揮其效用。無論是哪個公鏈,只要能腳踏實地完善技術、豐富應用、推動區塊鏈走向主流,就是最好的公鏈。

ETH-0.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白嫖小能手vip
· 07-31 21:38
公链就是命脉
回復0
链上无间道vip
· 07-31 20:44
公链生态必争
回復0
rekt_but_vibingvip
· 07-29 18:37
玩公链就玩波场
回復0
Rugman_Walkingvip
· 07-28 23:12
以太必胜无疑了
回復0
DAOdreamervip
· 07-28 23:04
未来很精彩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