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區塊鏈安全公司發現某數字藏品合約存在兩個嚴重漏洞,引發業內關注。該合約地址位於以太坊主網,涉及的問題可能導致用戶資產被鎖定以及項目方資金無法提取。第一個漏洞存在於退款處理函數中。該函數通過循環爲所有用戶進行退款,但如果退款對象是惡意合約,可能會拒絕接收並使交易回滾,從而導致整個退款過程失敗。幸運的是,這個漏洞並未被實際利用。針對此類退款邏輯,業內專家提出了幾點建議:1. 限制只有外部帳戶(EOA)可參與項目2. 使用WETH等ERC20代幣替代原生資產3. 設計用戶主動領取退款的機制,避免批量退款第二個漏洞則是由於代碼編寫疏忽造成的。在項目方提取資金的函數中,存在一個條件判斷錯誤。原本應比較退款進度和投標索引,卻錯誤地與總投標數進行了比較。這導致條件永遠無法滿足,項目方的資金(超過3400萬美元)被永久鎖定在合約中。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業界對數字藏品項目安全性的擔憂。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安全審計已成爲常規做法,但在數字藏品項目中,這一環節似乎仍被忽視。專家呼籲,項目方在開發過程中應編寫充分的測試用例,培養基本的安全意識,並考慮引入專業的安全審計,以避免類似低級錯誤導致的巨額損失。
以太坊數字藏品合約曝兩大漏洞 3400萬美元資金被鎖定
近日,一家區塊鏈安全公司發現某數字藏品合約存在兩個嚴重漏洞,引發業內關注。該合約地址位於以太坊主網,涉及的問題可能導致用戶資產被鎖定以及項目方資金無法提取。
第一個漏洞存在於退款處理函數中。該函數通過循環爲所有用戶進行退款,但如果退款對象是惡意合約,可能會拒絕接收並使交易回滾,從而導致整個退款過程失敗。幸運的是,這個漏洞並未被實際利用。
針對此類退款邏輯,業內專家提出了幾點建議:
第二個漏洞則是由於代碼編寫疏忽造成的。在項目方提取資金的函數中,存在一個條件判斷錯誤。原本應比較退款進度和投標索引,卻錯誤地與總投標數進行了比較。這導致條件永遠無法滿足,項目方的資金(超過3400萬美元)被永久鎖定在合約中。
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業界對數字藏品項目安全性的擔憂。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安全審計已成爲常規做法,但在數字藏品項目中,這一環節似乎仍被忽視。專家呼籲,項目方在開發過程中應編寫充分的測試用例,培養基本的安全意識,並考慮引入專業的安全審計,以避免類似低級錯誤導致的巨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