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空投新局:社區舉報、女巫審查與積分制崩壞
空投政策反思:擼毛致富的時代已成過去
近期空投賽道發生了巨大震動,原本備受矚目的ZKsync、LayerZero和Blast等項目在6月相繼完成代幣生成事件(TGE),本應是空投愛好者的盛宴,卻演變成了"史上最大規模反擼"和"最大女巫數據庫"的誕生。此外,某交易平台也對多帳號KYC獲得獎勵的用戶採取了懲罰措施。羊毛黨不僅遭遇反擼,還被貼上了女巫標籤,在雙重打擊下叫苦連天。曾被衆多人視爲暴富渠道的空投賽道,如今已被徹底冷遇。
可以說,空投代幣的數量本就不盡如人意,大盤整體行情又持續低迷,空投代幣大多在上線即達到巔峯,隨後便一路暴跌,無數羊毛黨最終入不敷出。但是,這種亂象究竟是階段性現象,還是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的必然結果?
圍繞上述問題,本文結合近期備受爭議的ZKsync空投、LayerZero反女巫措施和Blast積分制度等現實案例,深入分析當前空投賽道的格局及其未來趨勢。我們認爲,靠擼毛發家致富的時代已成爲歷史,人們應該放棄幻想,尋找更合適、更有實際價值的事情來另謀出路。
ZKsync空投:馬太效應、疑似內定、忽視老用戶
近期最引人注目的幾次TGE和空投事件包括6月的ZKsync空投,雖然其空投份額佔代幣總供應量約17%,在知名項目中算是較高的,但其分配細則和空投效果依然引發社區不滿,主要原因可以概括爲三點:
首先,此次空投分配存在明顯的馬太效應。盡管ZKsync自稱在社區獎勵上"很大方",但作爲一個擁有超600萬活躍地址的明星項目,只有近70萬地址有資格領取空投,僅10%的地址獲得了獎勵,這個比例在此前TGE的幾大以太坊Layer2項目中基本墊底。
此外,與大多數空投參與者的慘淡收益相比,23.9%的空投分配給了9203個地址,這1.3%的地址每個都獲得了近10萬枚代幣獎勵,約2.7萬美元,最終使得不同空投地址獲得的最低/最高獎勵相差達100倍。
這些數據表明,ZKsync的獎勵機制極大地偏向了少數頂級玩家。
其次,除了分配權重不合理,此次空投分發也被認爲存在"疑似內定"。例如,某些NFT項目的持有者雖然沒有直接參與ZKsync生態交互,卻仍有資格領取空投,他們獲得的空投量比很多積極參與交互的用戶還多。這些疑似內定的存在,大幅稀釋了用戶的真實空投份額,引發了社區的強烈反感。
有趣的是,不只是空投玩家們對ZKsync提出異議,ZKsync生態內的多個項目方也加入了維權者行列。早就進入白名單的NFT項目方,在ZKsync給生態內項目方的專向空投活動中居然沒有資格參與,而一些在社交媒體上粉絲不足一萬的MEME項目卻獲得了一定的空投份額,這不禁讓人產生懷疑。
此外,ZKsync生態中多個長期運營的項目也紛紛發文表示遭到不公平對待。相反,某些知名項目以及一些尚未在該生態上線的項目卻獲得了空投,其中一個項目此次獲得的份額最多。
基於上述理由,許多社區成員和項目方對ZKsync的分配機制表示質疑和不滿,認爲缺乏透明度和公平性。
第三,雖然ZKsync主網上線至今已有4年,運營時間較長,但早期忠實用戶在此次空投分配中沒有取得任何優勢。在ZKsync的7項空投加分規則中,Zksync lite早期用戶僅滿足兩項,如果後續未參與ZKsync Era的交互,更是連領取空投的資格都沒有。
對於社區成員針對ZKsync空投提出的質疑,官方以規避大規模機器人和女巫攻擊作爲辯解。但在實際的反女巫操作中,ZKsync對女巫帳號的過濾並不徹底。
一位資深女巫玩家自稱用350個錢包地址獲得了6.60萬枚空投代幣。此外,有超過3300個被其他項目列爲女巫地址的帳戶仍然獲得了獎勵,超過1.3億枚空投代幣被投入某跨鏈項目的女巫名單地址中。
相比於某些項目在社區輿論壓力下調整分配方案,ZKsync並未採取解決措施,無視社區成員的不滿,最終讓人們對其徹底失望。目前ZKsync主網活躍度自3月達到峯值後便一路下滑,TGE之後這種趨勢更是極度加劇。
LayerZero:發布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女巫名單
與ZKsync事前不公開空投規則、事後臨時給出一套說辭的做法不同,LayerZero一開始就在空投規則和分配方案、反女巫方法等細節上採取了公開透明的做法,充分聽取社區意見,努力確保空投分發的公平。爲此,LayerZero聯合創始人在社交媒體上積極地與社區互動,表現出了對社區的高度重視。
然而,該項目的最大爭議點不是空投分配規則,而是女巫問題。
LayerZero在5月1日宣布快照後,迅速啓動了爲期兩個月的女巫審查。第一輪審查聯合了數據分析公司,主要針對常見的腳本、同步器和地址關聯等明顯的女巫行爲進行過濾。此後LayerZero團隊又發起了第二輪反女巫行動——社區舉報。用戶可以互相檢舉其他帳號的女巫行爲,獲得被檢舉帳號應得的一部分空投作爲獎勵。
由於女巫地址會以名單的形式被公開,會影響後續其他項目的空投政策,這種社區舉報制度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批評。
當然,社區舉報制並非LayerZero首創,此前多個項目在空投前已經採用過這種方法過濾女巫地址。然而,與以往的社區舉報制所不同,LayerZero不是在空投查詢功能開啓後才啓動舉報程序,而是將所有路過使用的地址都納入了審查範圍,涉及地址約600萬個,這一舉措很快就引發了社區的聲討。
在初期的代碼托管平台舉報階段,LayerZero社區"以魔法對抗魔法",通過DDOS和惡意批量舉報等手段來延緩審查進程,一度導致女巫獵人的帳戶被封。後來舉報入口轉移到了需要押金的平台,但大量舉報信息仍然拖延了LayerZero的工作進展,最終沒能在空投查詢開放前完成審查工作。
可以說,社區舉報制充分發揮了羣衆的想象力,使得大量獵巫思路湧現而出,反女巫的覆蓋率幾乎是史無前例的。這些被發現的女巫地址的特點有:
域名註冊存在一定的規律性。在LayerZero社區輪舉報中,有一個例子,有一羣域名地址均以相同字符爲開頭,以001-104爲後綴,這些地址被舉報爲單一實體控制的集羣。該地址集羣在某Layer2項目上獲得了大量空投,有女巫的重大嫌疑。這一案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讓人們重視起域名註冊行爲中的線索。
在非EVM鏈和測試網地址中的線索。女巫玩家雖然在EVM鏈上謹慎交互,採用各種反女巫手段,但在非EVM生態內其交互行爲卻可能露出馬腳。女巫獵人通過其他公鏈錢包上與EVM地址的關聯性,可以查找出女巫集羣。此外,女巫獵人也可以從測試網上尋找女巫地址。
鏈上投票行爲中的線索。一位女巫獵人利用某投票平台中對某DAO的投票行爲相關性爲依據,根據各地址之間在行爲規律上表現出的關聯、第一次投票的時間和歷次投票的間隔,最終找出7404個女巫地址,歸屬於211個集羣。
此外,社交媒體帳號也成爲獵巫依據。通過帳戶發帖內容、相互關聯情況,甚至是根據邀請連結序列號推斷關聯性,也可以識別出潛在的女巫帳戶。盡管這種方法並未被全面採納,但參考意義仍然不容忽視。
如果通過行爲相似性來推斷女巫身分,對於擁有多個活躍帳戶的單一實體,就算各個地址之間無直接關聯,但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難免因行爲相似而被察覺。然而,上述方法更多是出於推斷,缺乏直接證據,存在誤殺非女巫用戶的風險。所以LayerZero在公布女巫名單後,仍向社區開放申述的機會,以降低誤殺率。
總結下來,在社區舉報制度中,女巫獵人、用戶和空投工作室三者之間存在博弈關係。擼毛工作室若自首,仍可得到原有獎勵的15%;在未確定女巫判定標準的情況下,女巫獵人通過官方和社區的舉報渠道"引蛇出洞",可以獲得被舉報帳戶空投收益的10%。爲避免浪費精力,女巫獵人要保證被舉報地址原本有拿到空投的資格。
從最終結果來看,LayerZero在TGE時僅向擁有120萬人的社區分配了8.5%的代幣,僧多粥少,人們獲得的空投數額並不理想,即使是前5%用戶的收益也很一般。無論是自首者還是女巫獵人,收益都不高。這在媒體上流出的數據中可以得到佐證。
此外,LayerZero官方沒收了女巫地址應得的1000萬枚代幣,盡管團隊尚未公布最終的女巫名單,但根據此前幾輪的名單推斷,最終名單涉及的地址數不少於100萬個,是Web3史上最大的女巫數據庫。此舉引發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逃殺,羊毛黨在面對尚未TGE的項目交互時更加謹慎,甚至讓不少人放棄了其他跨鏈橋的擼毛交互。
重新定義女巫
在LayerZero宣布圍剿女巫之後,其他項目緊隨其後加入了行動,獵巫氛圍被蔓延到其他生態,甚至質押和驗證節點也被納入獵巫行動的打擊範疇。然而,不同項目對"女巫"的定義並不一致,真實用戶和女巫的定位還是存在很大模糊性。
盡管有項目推出了測算用戶真實度的指標,但很多項目並沒有細分Farmer和Sybil的區別,而是將一些有非真實用戶行跡的Farm行爲直接定義爲女巫。例如,某跨鏈項目將刷量交易視爲垃圾交易,並將其歸類爲女巫行爲,沒收用戶相關獎勵。
類似地,LayerZero將Farmer常用的app定義爲女巫應用,把頻繁使用某些"女巫耕種"程序以及無價值NFT和小額跨鏈的用戶定義爲女巫。不過,Laye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