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家比特幣儲備公司誕生!BTC囤幣潮湧向中國臺股,釋放什麼信號?

robot
摘要生成中

2025年8月,一股源自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熱潮,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席卷亞太資本圈。繼美國的MicroStrategy(微策略)和日本的Metaplanet之後,將比特幣(Bitcoin)納入公司長期資產負債表的“比特幣儲備”策略,終於在中國臺灣的資本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在短短數日內,先後有兩家臺灣上市公司——大豐電(6184)與智通科創(8932),以不同的路徑,勇敢地邁出了擁抱比特幣的第一步。市場對此報以最熱烈的回應,相關公司股價應聲大漲,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這是否意味着臺灣資本市場的“比特幣化”時代已經來臨?一場由上市公司主導的BTC囤幣潮,是否即將席卷臺股?

臺版微策略

打響這歷史性第一槍的,是臺灣知名的有線電視及寬帶服務業者——大豐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豐電,股票代碼:6184)。8月13日晚間,大豐電董事會通過了一項開創性的決議:正式成立“數字資產委員會”,並將比特幣納入公司的長期儲備資產。此舉,使其成爲臺灣第一家公開宣布將數字貨幣納入公司長期財務策略的上市公司。

消息一出,資本市場的反應堪稱迅猛。8月14日臺股一開盤,大豐電的股價便直接鎖死在10%的漲停板,來到每股56.1元新臺幣,顯示出投資者對這一決策的高度認同與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大豐電並非一家經營不善、尋求轉型的公司。根據其最新財報,公司上半年營收達10.78億元新臺幣,年增2.2%,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基本面相當穩健。這表明,將比特幣納入資產儲備,並非投機之舉,而是一家營運良好的企業,在面對全球通膨黏着、傳統資產回報不確定性增加的宏觀環境下,所做出的一次前瞻性戰略布局。

大豐電在聲明中表示,比特幣憑藉其固定的供給量、去中心化的架構以及全球性的高度流動性,已被譽爲新一代的“數字黃金”,在多變的經濟與金融環境中,能爲公司資本帶來更高的穩定性與靈活度。爲了確保此策略的穩健執行,新成立的“數字資產委員會”將由董事戴永輝擔任召集人,成員涵蓋風險管理、法務、資安及策略等核心部門,負責制定資產配置原則、風險控管機制及信息揭露規範,並強調該投資額度將與日常營運資金完全切割,確保核心業務不受影響。

大豐電的這一舉動,被市場普遍視爲“臺版微策略”的誕生。它的示範效應極其強大,爲其他仍在觀望的臺灣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參照和巨大的想象空間。

跨境金融棋局

就在大豐電引爆市場話題的同時,另一家臺灣上市公司——智通科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932),則以一種更爲復雜且國際化的方式,切入了比特幣儲備賽道。

8月15日該司發布公告,智通科創董事會8月8日已經正式啓動“比特幣資本策略+跨境金融”的雙引擎模式,成爲臺灣首家採取比特幣資本投資策略的上市公司。具體而言,智通科創的布局分爲兩大核心: 投資SORA,連接全球比特幣儲備網路:智通科創宣布,將認購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全球比特幣儲備型策略投資者Top Win International Limited(股票代碼:SORA)所發行的三年期可轉換公司債,金額達200萬美元。SORA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公司,已從傳統的奢侈品腕表業務,轉型爲專注於持有比特幣並投資其他比特幣儲備型企業的平台,其背後更有知名加密創投Sora Ventures的支持。通過這筆投資,智通科創間接連結上了SORA在全球(尤其是在亞洲)的比特幣儲備生態系。收購印度金融牌照,拓展跨境業務:與此同時,智通科創宣布收購位於新德裏的Letul Investments Private Limited的全數股權,該公司持有印度的NBFC(非銀行金融公司)執照,可在當地合法開展貸款、支付及數字金融業務。

這兩項決策的結合,清晰地勾勒出智通科創的宏大藍圖。它不僅僅是爲了持有比特幣作爲價值儲存,更是要將比特幣作爲一種生產性資產,與其在印度等新興市場的金融科技業務深度整合。未來,智通科創可以探索推出跨境結算、加密資產抵押貸款、Web3支付等創新服務,爲公司開啓全新的營收增長曲線。

這一“資產儲備”與“業務應用”相結合的雙引擎模式,同樣獲得了市場的積極反饋。自公告發布後,智通科創的股價與成交量同步顯著放大,顯示市場對其復雜而長遠的戰略布局,給予了高度肯定。

囤幣潮已至?

大豐電的直接儲備,與智通科創的間接投資及業務整合,代表了上市公司擁抱比特幣的兩種不同路徑,但它們共同指向了一個清晰的趨勢:比特幣正在從一個小衆的另類資產,逐漸走入傳統企業的資產負債表。

這股浪潮是否會演變成一場席卷臺股的“BTC囤幣潮”?目前下定論或許爲時過早,但幾個積極的信號已然浮現: 示範效應顯現:兩家公司在宣布相關策略後,股價均獲得了立竿見影的正面反饋,這將極大地激勵其他仍在觀望的企業管理者。全球趨勢共振:從美國政府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到全球已有超過167家上市公司將比特幣作爲庫存資產,這已是一股不可逆轉的全球趨勢。臺灣企業的加入,是順應潮流的必然之舉。模式逐漸清晰:日本Metaplanet的成功,爲亞洲企業提供了一個可供效仿的模板。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等方式,在不影響主營業務現金流的情況下,持續增持比特幣,並借此提升公司市值和市場關注度,已成爲一條被驗證可行的路徑。

當然,挑戰依然存在,包括相關會計準則的確立、稅務規範的明確化,以及如何向傳統投資者解釋加密資產的高波動性等。然而,2025年8月的這兩起事件,無疑已經爲中國臺灣的資本市場,翻開了資產配置多元化的嶄新一頁。比特幣的種子已經播下,市場正屏息以待,看它是否會在這片土地上,生長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BTC0.1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