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並非單一市場,而是由 54 個獨立市場組成,各擁不同監管機構、央行政策和政治現實。最快讓人受挫的方式,就是用一張只寫「非洲」的投影片開場,把它當成一個國家並推銷千篇一律的穩定幣故事。Kredete 團隊剛完成對 20 個國家的走訪,與超過 100 位銀行家、監管者及政策制定者交流。這是一份務實的現場總結——釐清哪些是迷思、哪些是現實,以及推動穩定幣落地需要哪些先決條件。
真相:非洲真正需要的是受監管的外匯通道、可預期的結算及嚴格的 KYC/AML 流程。在某些領域,銀行發行的代幣化存款在機構層面優於公鏈穩定幣。而在其他領域,具有完善報告機制的法幣結算 API 更勝於任何代幣化方案。用戶想要的是可流通、可清算的資金,而不是精美的白皮書。
真相:網路上資訊混淆了法案、沙盒機制和正式許可證。實際上,真正全面落實並發放許可證的監管制度非常稀少,而且這些許可證還須持續受監管。LinkedIn 上的新聞並不代表取得監管授權。
真相:非洲銀行首要目標是保住執照。高層首重:是否可能收到央行警告?代理銀行是否會覺得棘手?是否會違反外匯法?如果你的答案是「還不行」,他們就不會採取任何行動——不論你展示多少日活躍用戶。
真相:這個市場高度重視當地關係。若沒有本地支持者帶領你拜會主管或合適部門負責人,你只會長期停留在「即將啟動」階段。當地人清楚誰能簽字、誰真正決策、甚至哪週不該打電話——否則你必須親自飛赴現場建立人脈。
北非是社群媒體聲量與真實街頭情境截然不同的最佳例證。第納爾、迪拉姆和英鎊都是高度管制的貨幣,當地實施嚴密外匯管制。這代表任何未經批准的資金流動、境外帳戶或零售加密貨幣交易都可能立即違反貨幣法。
實際狀況如下:
結論:在外匯管制嚴格的司法管轄區,你的「穩定幣增長循環」可能被視為規避貨幣管制。千萬不要提著忽略這一點的簡報去開會,應認真遵循執行中的法規。
此處不指名任何企業。內容描寫會議現場所見或已驗證的監管及營運狀況。法律在轉變,監管機構也在調整,但這能為創辦人及產品團隊帶來實用思考架構。
「可運作的 VASP 監管制度」
這些國家/地區能夠申請、取得並執行專屬虛擬資產制度(或功能等效的許可途徑)。銀行、會計師及合規團隊可以此作為合作基礎。
灰色地帶但正逐步推進:
奈及利亞:央行已重新允許銀行在明確規則下服務虛擬資產業者(VASP),證券監管機構正在建立更完整框架。實務上可與合適對手協議合作,但業者需嚴格掌控風險。
「草案、沙盒與監管訊號」
肯亞、盧安達、迦納:已有正式政策草案、沙盒及諮詢文件,但這都不是許可證。若想在監管監督下與銀行試點,現階段必須充分準備文件、反洗錢手冊及應急計畫,並與利害關係人緊密合作。這一階段須像投標案一般嚴謹。
「外匯為首,其餘為輔」
北非與部分西非、中非走廊:貨幣監管是最高原則。最佳策略是銀行主導的代幣化試點、銀行級報告的法幣結算,或在嚴格監管環境下與支付業者合作。
你進到 CEO、集團財務長和風險主管辦公室時,打動他們的不是「穩定幣是未來」,而是:
1.以監管為優先的方案架構
監管者在資料流中的角色?專案可以主動回報哪些資訊——交易量、交易對手、可疑活動模式?
銀行能否在 48 小時內向央行提交明確、簡潔的「無異議」書面?如你的文件讓銀行增加作業負擔,代表你還不夠格成為合作夥伴。
2.外匯合規與制裁監控流程融入
如何防止資金外流和套利?你的預言機、報價來源、對帳控管設計在哪?警示流程如何設計?
3.消費者損害及聲譽風險管控
如果記者用 200 美元測試服務,如何防堵繞過 KYC?針對封禁、撤銷或詐騙案件的應變時間政策如何?銀行能否短時間內向部長解釋你的用戶體驗?
4.CEO 監管下的流動性與結算保證
誰負責邊境法幣保障?誰控管信託帳戶?誰為代理銀行?假設交易所交易對手週五晚上鎖定提領會發生什麼事?如果倒閉,銀行損失有多大?
銀行購買的是「合作的安全感」——你必須將口頭承諾轉化為明確的風險最小化敘事,最終實現合規吞吐量,而不是本末倒置。
「我們跟銀行談過了。」你是跟客戶經理聊?還是真正見到有核准權的高層?如果你口中的「銀行」聯絡人無法召集 CEO/CTO/CFO 一同見面,那等於沒談過銀行合作。
「我們有人脈。」在非洲,「人脈」不是 Calendly 連結,而是能把文件送進央行正確部門的人。如果合作夥伴無法直接傳訊給備忘錄起草人,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在 X 地區合規,就能申請 Y 地區通行證。」這裡不是歐盟,每一條通道都要靠努力爭取。
「我們可以沒本地股權就做得成。」多數市場的真正利益一致要有本地利害關係,包括治理和收益分成。否則你只是供應商,隨時可被替換。
「加密貨幣許可證遍地都是。」不,有些已經落地且嚴格執行;有些還在草案階段;有些只是公關新聞。務必弄清楚差別,別再把諮詢 PDF 當成「許可證」。
準備一頁央行文件。
簡明寫清目的、資金流、客戶流程、合作銀行責任、資料留存、可疑交易報告/活動報告觸發、旅行規則處理和退出機制,全在一頁。
提供小規模試點。
只用一條通道,限制交易量、用戶範圍和止損條件。為監管機構定義重要成功指標(詐騙率、爭議率、投訴處理時間),而不是只關注成長團隊指標。
從第一天就落實回報。
每天給合作銀行交易量和異常報告;每週給政策制定者摘要;每月合規證明附截圖與簽名。
產品必須有查核工具。
建構監管視圖:可下載 CSV,含 KYC 雜湊值、制裁結果、交易標記和完整時戳。監管機構如要求 50 筆交易範例,五分鐘內即可匯出。
善用私下溝通管道,切勿衝動行事。
你需要有威望的當地合作夥伴,能低調、可信地向對的人打探消息。自誇貼文無益,推薦才有用。
掌握當地外匯環境。
外匯管制嚴格的地區,實際匯率、流動性窗口和結算截止時間比「鏈上手續費」更重要。不知道海關幾點關門,就難以掌握資金通道。
迷思:到 2030 年,零售穩定幣將「一舉解決非洲各地匯款問題」。
真相:外匯管制市場裡,零售加密入口被視為暗中外匯。一旦資金流像是變相外匯交易,執法機關就會介入。最安全的是銀行主導的試點(代幣化存款、B2B 結算用受控穩定幣)或定價透明的法幣通道。
迷思:「只要多培訓監管者,他們就會批准。」
真相:監管機構不會等網路研討會。他們在管通膨、貨幣穩定和系統性風險。教育有幫助,但最後要能展現合規工具且不能影響政策目標。
真相:穩定幣如由銀行發行或支持、具明確兌換機制、經查核備兌、即時監管透明度,就能成為合規工具。在這種體系下,「穩定幣」不只是名稱,更是一種機制。
真相:部分領域,穩定幣是唯一能全天候透明清算的貨幣——但要合作銀行能合法持有、兌換和報告。否則你只是在打造一個漂亮但無法使用的示範品。
高層重細節,不要空洞口號。「誰掌管資金?誰負責哪些項目?什麼地方最可能出問題?」如果你答不清楚,會議就會禮貌結束,什麼也沒結果。
競爭者影響力很真實。只要在當地提到某家競爭銀行,對方興趣馬上提升。「如果他們關注,我們也得打聽。」策略要用得巧,絕不能虛張聲勢。虛張聲勢就會在與競爭者通話時自毀前程。
現場有 CEO 就有進展。這種情境很常見。只要集團執行長或決策者到場,你離開時會帶著任務清單。如果只停留在「創新」或「合作」階段,你就兩手空空。
大使館和貿易辦事處作用常被低估。雖無法直接幫你取得許可,但能打開大門、證明誠意並降低出差和會面風險。善用這個資源。
行動支付通道在一些國家是最有效「最後一哩」;在另一些國家卻因代理網絡和身分外洩問題淪為合規死角。銀行合作夥伴會告訴你實情。
用詞和法律細節很重要。「批准」、「無異議」、「慰問函」、「註冊」、「許可證」——都不是同義詞。必須精準表達,才能展現專業。
是成文法、法規還只是新聞嗎?
銀行法務團隊只看法律和已簽署法規。
如有制度,許可證是否真的發放?
「草案架構」絕非「正式許可證」。
央行怎麼看當地外匯交易?
貨幣封閉?兌換受限?申報門檻?說不清這些就沒準備好。
銀行合作後報告義務是什麼?
每週摘要?即時通報可疑活動?是否故意讓對方避開審核?
「消費者損害」當地定義為何?
部分市場社群投訴多就會催生新政策;有些市場一則新聞就會讓部長親自打電話。
你的當地引薦人是誰?
哪家律師事務所、哪位前監管者或業界大佬願意接你電話?如果答案只剩「我們全球都合規」,你在本地毫無保障。
禮儀與策略:如何與銀行高管和監管者會面(最佳實務)
帶名片。老派但有效。名片會一路傳到高層。
準時。當地文化極重規矩,遲到即失機會。
禮貌應對,爭取最高層支持。若能讓集團 CEO 或董事會參與會議,務必爭取。高層參與,決策推進更快。
善用競爭對手好奇心。提及競爭銀行利益可讓閒聊變成正式討論,但僅限於事實屬實時。
主動請教央行方案規劃,不要等人告知。會議現場就遞出簡報草案。
隨身攜帶行動清單。誰負責、什麼時候做、哪個試點、哪些限制?當日即時跟進並以一頁總結。
少談「我們在解決非洲問題」的說法,多去現場,與銀行營運團隊、監管機構深度交流,傾聽真實心聲。非洲不缺救世主;需要的是能整合政策、產品和政治的夥伴。認真經營就找最值得信任、最有地緣關係的在地贊助者。找不到就先觀望,這還不是你的戰場——至少現在不是。
另外請別再宣布「銀行合作」——這只是試探性通話,你不想成為大家的笑柄。
現場最大亮點之一:把非洲最大創投納入股權結構。該團隊花了長年累積人脈、信任和監管經驗,這是任何簡報或電銷無法複製,多次攜手參與會議後——進場門道大不相同。接待更熱情,溝通更坦誠,信任感迅速建立。
這才是差異化價值:團隊專精技術,當地夥伴精通政策和銀行語言。正是這種結合,讓新創從「又一家加密推手」搖身成為銀行信任的合作對象。
並非刻意美化事蹟,而是他們的努力才促成真正對話,搭上產品執行力,獨角獸潛力可期。
實地走訪 20 國、百家銀行後,深信現在正是非洲創辦人打造真實世界產品的絕佳時機。這個機會不是「為了加密而加密」,而是受監管跨境價值流動,落實貨幣法規、消費者保護和外匯政策。
非洲市場講究人脈、細節、規則。做好這三點,才能推動長青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