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生態系統面臨的一個重要社會挑戰是如何平衡和整合去中心化與合作。這個生態系統的優勢在於其多樣性,包括客戶端團隊、研究人員、二層網路團隊、應用開發者和地方社區組織等,他們都在爲各自的以太坊願景而努力。主要挑戰在於確保這些項目能共同構建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而非衆多互不兼容的小型系統。爲應對這一挑戰,生態系統中的許多人提出了"以太坊協調性"的概念。這包括價值觀、技術和經濟等方面的協調。然而,這個概念歷來定義模糊,可能帶來社會層面的掌控風險。如果協調性僅意味着"與特定羣體爲伍",那麼這個概念就已失敗。爲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將協調性的概念具體化,分解爲特定屬性,並用具體指標表示。每個人的指標列表可能不同,指標也會隨時間變化。但我們已經有了一些堅實的起點。開源是一個重要指標,它確保代碼可檢查以保證安全性,並減少專有技術鎖定的風險。生態系統依賴的核心基礎設施組件應該開源。開放標準也很重要,項目應努力與以太坊生態系統實現互操作性,並基於現有和正在開發的標準進行構建。如果需要引入新功能,應與他人合作編寫新的標準。去中心化與安全性是另一個關鍵指標。項目應避免信任點,最小化審查脆弱性,並減少對中心化基礎設施的依賴。可以通過"撤退測試"和"內部攻擊測試"來評估這一點。正和性也是一個重要考慮因素。項目的成功應該惠及整個以太坊社區,即使他們不是項目自身生態的一部分。例如,使用ETH作爲代幣、對開源技術的貢獻,以及承諾將部分代幣或收入捐贈給生態系統的公共產品。對更廣泛世界的貢獻也應被考慮。以太坊的目標是讓世界變得更加自由和開放,啓用新的所有權和協作形式,並爲人類面臨的重要挑戰作出積極貢獻。項目應在這方面有所作爲,例如爲更廣泛的受衆帶來可持續價值的應用,或構建在加密領域之外也能實際應用的技術。這些標準並不適用於每個項目,不同類型的項目會有不同的衡量標準。標準的優先級也可能隨時間變化。目前,最清晰的正和性指標是承諾捐贈部分代幣,這一做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項目採納。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看到更多類似於某些跟蹤平台的實體出現,追蹤各個項目在滿足這些標準方面的表現。項目之間的競爭將不再是與"正確的朋友"交好,而是爭取在清晰可理解的標準下盡可能地保持一致。這種方法還爲以太坊基金會和其他有興趣支持並參與生態系統的組織提供了一條更加清晰的途徑,幫助他們在保持中立的同時決定支持哪些項目。每個組織和個人可以根據自己最看重的標準做出判斷,並選擇符合這些標準的項目。只有在明確了"能力"定義的情況下,才能真正成爲一個擇優體系。關於"誰來監督監督者"的擔憂,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通過權力分立等久經考驗的技術。如果我們能在不將所有權力集中到一個單一"監督者"手中的同時,進一步明確不同方面的協調性,我們就能讓這一概念更加有效,並以公平、包容的方式體現以太坊生態系統所追求的價值觀。
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協調性:定義與評估標準
以太坊生態系統面臨的一個重要社會挑戰是如何平衡和整合去中心化與合作。這個生態系統的優勢在於其多樣性,包括客戶端團隊、研究人員、二層網路團隊、應用開發者和地方社區組織等,他們都在爲各自的以太坊願景而努力。主要挑戰在於確保這些項目能共同構建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而非衆多互不兼容的小型系統。
爲應對這一挑戰,生態系統中的許多人提出了"以太坊協調性"的概念。這包括價值觀、技術和經濟等方面的協調。然而,這個概念歷來定義模糊,可能帶來社會層面的掌控風險。如果協調性僅意味着"與特定羣體爲伍",那麼這個概念就已失敗。
爲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將協調性的概念具體化,分解爲特定屬性,並用具體指標表示。每個人的指標列表可能不同,指標也會隨時間變化。但我們已經有了一些堅實的起點。
開源是一個重要指標,它確保代碼可檢查以保證安全性,並減少專有技術鎖定的風險。生態系統依賴的核心基礎設施組件應該開源。
開放標準也很重要,項目應努力與以太坊生態系統實現互操作性,並基於現有和正在開發的標準進行構建。如果需要引入新功能,應與他人合作編寫新的標準。
去中心化與安全性是另一個關鍵指標。項目應避免信任點,最小化審查脆弱性,並減少對中心化基礎設施的依賴。可以通過"撤退測試"和"內部攻擊測試"來評估這一點。
正和性也是一個重要考慮因素。項目的成功應該惠及整個以太坊社區,即使他們不是項目自身生態的一部分。例如,使用ETH作爲代幣、對開源技術的貢獻,以及承諾將部分代幣或收入捐贈給生態系統的公共產品。
對更廣泛世界的貢獻也應被考慮。以太坊的目標是讓世界變得更加自由和開放,啓用新的所有權和協作形式,並爲人類面臨的重要挑戰作出積極貢獻。項目應在這方面有所作爲,例如爲更廣泛的受衆帶來可持續價值的應用,或構建在加密領域之外也能實際應用的技術。
這些標準並不適用於每個項目,不同類型的項目會有不同的衡量標準。標準的優先級也可能隨時間變化。目前,最清晰的正和性指標是承諾捐贈部分代幣,這一做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項目採納。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看到更多類似於某些跟蹤平台的實體出現,追蹤各個項目在滿足這些標準方面的表現。項目之間的競爭將不再是與"正確的朋友"交好,而是爭取在清晰可理解的標準下盡可能地保持一致。
這種方法還爲以太坊基金會和其他有興趣支持並參與生態系統的組織提供了一條更加清晰的途徑,幫助他們在保持中立的同時決定支持哪些項目。每個組織和個人可以根據自己最看重的標準做出判斷,並選擇符合這些標準的項目。
只有在明確了"能力"定義的情況下,才能真正成爲一個擇優體系。關於"誰來監督監督者"的擔憂,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通過權力分立等久經考驗的技術。如果我們能在不將所有權力集中到一個單一"監督者"手中的同時,進一步明確不同方面的協調性,我們就能讓這一概念更加有效,並以公平、包容的方式體現以太坊生態系統所追求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