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00後Web3創業者的熱情與反思:從財富神話到行業重構
00後Web3創業者:熱情、冷靜與反思
在當前Web3熱潮中,一批00後已經成爲行業的先行者和創業者。他們有的已經實現財務自由,有的正在衝擊硅谷頂級創業孵化器,有的則開始反思這個行業的問題。他們的故事折射出Web3行業的另一面。
早早入局的年輕人
福建人Meepo 12歲就接觸了比特幣挖礦。他的父母是金融博士,出於興趣在家裏挖礦。爲了讓Meepo不再沉迷遊戲,父母鼓勵他研究挖礦,每挖到一個幣獎勵100元。
2003年出生的Zohar高一時通過學校社團接觸到比特幣。他對金融和經濟學感興趣,還自學了博弈論。在家人的影響下,他用3000元左右買了比特幣玩玩,但後來基本虧完了。
16歲的Emma在11歲時從父母那裏聽說比特幣,但興趣不大。今年,她將自己的互聯網項目升級爲Web3項目,打算再次衝擊YC訓練營。
對這些年輕人來說,進入Web3並非刻意爲之,更像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正如一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程序員所說:"年輕人喜歡的不就是未來嗎?"
追求自由與平等
Emma認爲,Web3的去中心化特性能讓內容真正實現自由。在她看來,Web2世界裏的社交媒體巨頭可以控制和審查任何內容,而在Web3中沒有中央權威,所有人都是區塊鏈的共同所有者。
定慧對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一見鍾情。他早在高中時就組建了一個凝聚數百名在家學習、休學、退學少年的網路社群,秉持人人平等、自治的理念。後來接觸DAO後,他覺得這與自己一直在踐行的理念不謀而合。
Zohar喜歡稱自己是"壞學生",不願按標準節奏學習。他通過自學成爲了高考狀元,半年後又從香港中文大學休學,投身Web3創業。他認爲Web3爲普通人實現自身價值、獲得可觀收益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財富神話的背後
Web3創業圈充滿了財富神話,但真相往往不那麼美好。Meepo坦言自己某種程度上是靠"割韭菜"實現財富自由的。他通過社群獲取內幕信息做套利,逐漸積累了財富。
定慧曾擔任過一個NFT項目的運營負責人,但後來退出了。他認爲很多NFT項目缺乏真正的價值創造,只是依靠營銷手段制造虛假繁榮。
一位資深NFT買家直言,大部分NFT項目都是割韭菜。項目方往往只是畫大餅,發布後就不再爲項目"賦能",用戶相當於只買到了一張圖片。
反思與未來
經歷過Web3的起起落落後,這些年輕人開始對行業有了更深入的思考。Meepo對Web3"又愛又恨",他認爲Web3應該傾向於技術,而不是金融屬性或炒作。他現在加入了互聯網大廠,希望積累更多技術底蘊。
定慧寫文章反思了當下DAO存在的問題,認爲很多所謂的DAO其實"啥也不是"。但他依然在探索更好的DAO實現方式。
對這些年輕人來說,Web3不是終點,更像是人生的一段旅途。Zohar計劃未來回到校園做更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他希望在校外積累更多關於市場的認知和經驗,爲未來的學習做準備。
這些00後Web3創業者的故事仍在繼續。他們有的加入大廠,有的回歸校園,有的繼續創業,有的探索新機會。無論如何,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尋找未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