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tus Protocol 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黑客攻击事件的安全复盘报告。这份报告在技术细节和应急响应方面提供了详尽的信息,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案例。然而,在解释攻击根本原因时,报告却显得有所保留。报告重点讨论了integer-mate库中checked_shlw函数的检查错误,将其归类为"语义误解"。这种表述虽然在技术层面上可以成立,但似乎有意将责任转移到外部因素上,暗示Cetus也是这一技术缺陷的受害者。然而,深入分析会发现,黑客攻击的成功需要同时满足几个关键条件:错误的溢出检查、大幅位移运算、向上取整规则,以及缺乏经济合理性验证。令人惊讶的是,Cetus在每一个触发点上都出现了疏忽,包括接受极大数值的用户输入、采用风险较高的大幅位移运算、过度依赖外部库的检查机制,最关键的是,当系统计算出明显不合理的交换比例时,竟然没有进行任何经济常识性的验证就直接执行了操作。这一事件揭示了Cetus团队在几个方面的不足:1. 对第三方库的安全性缺乏全面评估。尽管使用了广受欢迎的开源库,但在管理巨额资产时,未能充分了解该库的安全边界和潜在风险。2. 缺乏合理的输入限制。虽然去中心化是DeFi的核心理念,但成熟的金融系统仍需要明确的边界设定。允许输入非常规的天文数字,反映出团队缺乏金融风险管理的敏感度。3. 过度依赖安全审计。多轮安全审计未能预先发现问题,暴露出项目方可能将安全责任过度外包给审计公司的倾向。然而,安全审计主要针对代码漏洞,难以覆盖跨越数学、密码学和经济学的复杂边界验证。这个案例凸显了DeFi行业普遍存在的系统性安全短板:纯技术背景的团队往往缺乏足够的金融风险意识。从Cetus的报告来看,团队似乎还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于Cetus和整个DeFi行业而言,当务之急是要突破纯技术思维的局限,培养真正的"金融工程师"安全风险意识。具体措施可包括:引入金融风控专家,弥补技术团队的知识盲区;建立多方审计审查机制,不仅关注代码审计,还要重视经济模型审计;培养"金融嗅觉",模拟各种攻击场景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异常操作保持高度警惕。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纯粹的代码层面技术漏洞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业务逻辑中的"意识漏洞"将成为更大的挑战。审计公司能够确保代码无误,但如何确保"逻辑有边界"则需要项目团队对业务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控能力。未来,DeFi行业的领导者将是那些不仅在代码技术上过硬,而且对业务逻辑有深刻理解的团队。这需要跨领域的知识融合和持续的安全意识提升。
Cetus黑客事件复盘:DeFi行业亟需培养金融工程安全意识
Cetus Protocol 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黑客攻击事件的安全复盘报告。这份报告在技术细节和应急响应方面提供了详尽的信息,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案例。然而,在解释攻击根本原因时,报告却显得有所保留。
报告重点讨论了integer-mate库中checked_shlw函数的检查错误,将其归类为"语义误解"。这种表述虽然在技术层面上可以成立,但似乎有意将责任转移到外部因素上,暗示Cetus也是这一技术缺陷的受害者。
然而,深入分析会发现,黑客攻击的成功需要同时满足几个关键条件:错误的溢出检查、大幅位移运算、向上取整规则,以及缺乏经济合理性验证。令人惊讶的是,Cetus在每一个触发点上都出现了疏忽,包括接受极大数值的用户输入、采用风险较高的大幅位移运算、过度依赖外部库的检查机制,最关键的是,当系统计算出明显不合理的交换比例时,竟然没有进行任何经济常识性的验证就直接执行了操作。
这一事件揭示了Cetus团队在几个方面的不足:
对第三方库的安全性缺乏全面评估。尽管使用了广受欢迎的开源库,但在管理巨额资产时,未能充分了解该库的安全边界和潜在风险。
缺乏合理的输入限制。虽然去中心化是DeFi的核心理念,但成熟的金融系统仍需要明确的边界设定。允许输入非常规的天文数字,反映出团队缺乏金融风险管理的敏感度。
过度依赖安全审计。多轮安全审计未能预先发现问题,暴露出项目方可能将安全责任过度外包给审计公司的倾向。然而,安全审计主要针对代码漏洞,难以覆盖跨越数学、密码学和经济学的复杂边界验证。
这个案例凸显了DeFi行业普遍存在的系统性安全短板:纯技术背景的团队往往缺乏足够的金融风险意识。从Cetus的报告来看,团队似乎还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Cetus和整个DeFi行业而言,当务之急是要突破纯技术思维的局限,培养真正的"金融工程师"安全风险意识。具体措施可包括:引入金融风控专家,弥补技术团队的知识盲区;建立多方审计审查机制,不仅关注代码审计,还要重视经济模型审计;培养"金融嗅觉",模拟各种攻击场景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异常操作保持高度警惕。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纯粹的代码层面技术漏洞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业务逻辑中的"意识漏洞"将成为更大的挑战。审计公司能够确保代码无误,但如何确保"逻辑有边界"则需要项目团队对业务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控能力。
未来,DeFi行业的领导者将是那些不仅在代码技术上过硬,而且对业务逻辑有深刻理解的团队。这需要跨领域的知识融合和持续的安全意识提升。